发布于 ,更新于 

2024 年 8 月:三元悖论

在既要、又要和外部制约构成的不可能三角中,通常不会放弃外部制约。

楔子

本文的背景之一是画师奏詞そして

其人非常勤奋 —— 勤奋到了你根本不会想要关注这个推特。截至本文写作时,该帐号已经发布了 21.6 万推文,其中包括 1.1 万张图像,且绝大多数都是插画和漫画(而非生活照和晒卡)。关注这样的推特已经超过了污染时间线的范畴,因为其本身就是时间线。

这让我不禁想到,对画师而言,开个小号或者 misskey 记录生活恐怕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并不一定有所帮助。

此外,奏詞そして在 Comiket 上的社团名为「そして物語が終わる」。这正是由麻枝准制作、Riya 演唱的《Love Song》(2005)中的 EP12 的歌曲名。这一专辑最出名的 EP13《Love Song》,经历了将近 20 年的重编曲和 Key 社三代歌姬的演绎,如今还可以在 HBR 中听到它的旋律;而 EP4《走る》也在 LBEX 中被重编曲为沙耶的主题曲《駆ける》,这也是我极为喜欢的 BGM 之一。

难以想象,事物的联系如此之紧密,以至于它们间隔着时间与媒介的差异,却仍然得以遥相呼应。而这种无关紧要的小小发现,却足以给我巨大的喜悦。

题外话

作为正题前的开胃菜,请看VCR

这张图最值得注意的是「NL成人向け」这个标签。

NL 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 Google 一下,会发现 NL 这个词和 BL/GL 之类的并列。借此,你也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其意义。

—— 我是这样想的,但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到群里时,却没有人能够给出正确答案。

所以 NL 到底是什么?

NL = ノーマルラブ = Normal Love,即「传统意义上男女搭配」。约等于 BG。

在某些圈子里使用 NL 而非 BG 确有其理由 —— 也可以说是语言陌生化的结果。

P.S. 并不是 ノンケラブ = Nonke Love。

由此可见,不要低估日本人的语言创造力 —— 字面意思上的创造,创造意义不明的缩写,甚至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

紫藤花下

花语终究是人赋予的象征意义。花本身并不会有所期待,也不会有所感受。它们只是依据自己的生命周期,绽放、凋零,然后再次绽放。

紫藤花是一种藤本植物。藤本植物由于其茎干细长,不能直立生长,只能依附于其他物体上。也因此,它一年之中只有在开花期能够夺人眼球 —— 不过就在这几周时间里,它能做到遮天蔽日,为庭院带来一片紫色的海洋。

因此,在文化中,紫藤花也就与其依附于他人的意义相联系。虽然紫藤花原产于东亚和北美诸地,但由于其 18-19 世纪才出口到欧洲等地,此时各原产地早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花语,因此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很不相同。在维多利亚时代,紫藤花由于其可以依附于其他树生长,被赋予了「我依附于你」的含义,进而演变为「steadfastness(坚贞)」的花语。在东亚,其鲜明的色调让紫藤花与「浪漫」等亘古不变的主题相联系,不过具体而言,在日本还有「长寿」与「好运」之意,在中国,下垂的花穗则被赋予了「谦卑」的含义。(参考资料

不过这些含义是否准确可考,不必深究。更加重要的是,紫藤花因其充满激情的短暂的花期而为人所珍惜,意味着人性化的象征意义 —— 无论是坚贞、浪漫、谦卑还是好运 —— 都基于「客观的存在」这一事实。进一步地,基于「客观的存续」,人们赋予了这种植物以「主观的意义」,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因为其存在的时日有限,人类才将期许赋予「现在仍在存在」的紫藤花,而不问其何日凋零。

生活是连续的存在 —— 我们正因为知道生活仍将继续,且必将继续,才会有所期许。

而虚构是断续的存在。其一,虚构是人的创作,意味着它的存在是有限且不连续的,并且由于创作的速度远小于消费的速度,意味着这个问题迟早会成为现实 —— 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将其直接抛到脑后。其二,虚构是有所基础的。原创的虚构受制于现实,而衍生的虚构受制于原创。因循旧例,我们称之为二创。原创受制于现实 ——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二创受制于原创 —— 意味着二创只有在原创存续的情况下才有意义。此处的存续并不是指「作者仍在创作」,而是指「作品仍在被消费」;这是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只不过对于某些媒介,这两者是等价的。二创受制于原创同时也引入了一个不可能三角:模式、内容和原作,只能同时满足其中两个。

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指的是在同时存在的三个条件中,只能满足其中两个。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用于描述货币政策的三个目标:固定汇率、自由资本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无法同时实现。利率变化导致汇率变化,因此在不管控资本流动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和独立货币政策,于是只能放弃其中一个。

回到正题。我们有必要先定义一下这几个名词:

  • 模式是「二创得以被作为独立作品消费」的方式
    • 媒介:漫画、小说、动画剧场
    • 形式:短篇、长篇分割、长期连载
    • 风格
  • 内容,字面意思
    • 故事
    • 人物
    • 设定:对设定的延伸和再创作,及不言自明的设定(headcanon)
  • 原作,还是字面意思
    • 与原作的关系
    • 受众的认知
    • 内容预设

为什么这三者之间会存在矛盾呢?

  • 同时具有模式和原作,则内容无法充分表达。
    • 内容可能受制于原作带来的预设,无法将作者创作独立作品的意图充分表达。(原作→模式→内容)
    • 内容可能受制于二创作为独立作品带来的创作能力限制,比如「受篇幅所限」。(模式→原作→内容)
  • 同时具有内容与原作,则模式无法充分利用。
    • 现存的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内容的需求,越接近专业创作的内容,越难以找到合适的模式。尽管存在各种工具辅助创作,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提高质量。(内容→原作→模式)
    • 虽说二创的风格未必要与原作一致,但为了保持基于内容预设的连续性,通常会选择与原作相近的模式。(原作→内容→模式)
  • 同时具有模式和内容,则原作无法充分表达。
    • 在专业的模式和独特的内容下,创作者很有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故事,此时原作的存在除了提供认知只剩下负担。(模式→内容→原作)
    • 考虑实际的原创创作,从内容出发的创作应该是最为常见的;但在二创中用同样的方式创作就会显得有些多余。(内容→模式→原作)

在既要、又要和外部制约构成的不可能三角中,通常不会放弃外部制约。外部制约不受创作者本身意图的影响,但正因此能够附加高于原创创作的价值。如果把原作丢掉,确实解决了矛盾,但作品也就失去了关注度。其本质矛盾 —— 「独立创作」应该是「原创」的,因为原创能够自由调剂内容与模式;但与此同时,原创的独立创作是不受到外部支持的,也即作者必须自己承担风险。

所以,归根到底,二创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可以是什么?单纯从其不能抛弃原作,所以必须要在内容与模式中二选一的角度来看:

内容纯粹 内容中立 内容自由
模式纯粹 - “我本应做到” “我想做到”
模式中立 “我确信会看到” “我看着呢” “我也许会看到”
模式自由 “我刷推特想到” “我在别处想到” “我在梦里想到”

还是稍微解释一下:

  • “我本应做到”:“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作品,我才要创作”(模式→原作→内容)
  • “我想做到”:“作者不敢写的,我帮他写”
  • “我确信会看到”:“如果我是作者,我也会这样写”(内容→原作→模式)
  • “我看着呢”:“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很有趣”
  • “我也许会看到”:“读者肯定知道是谁写的”
  • “我刷推特想到”:“肯定有人会这样写”
  • “我在别处想到”:“把别的故事化为己用”
  • “我在梦里想到”:“你喜欢就好”

顺便一提,各种各样的二创都存在,至于哪个区域是大众认可的,可能永远不会有定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创作,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不同的作者也有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奏詞そして否定了“我想做到”这种普遍的模式,而是选择了“我本应做到”。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角色塑造的缺位 —— 无论原创还是二创,都未尝有这样的作品 —— 才让他得以创作。

这倒并不是说“我想做到”不好 —— 而是指出了其关键矛盾,通过牺牲内容的独立性来传递模式和原作的信息。继承原作的衣钵,却又忽略了其戏剧冲突和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 哪怕在模式上有所创新。但与此同时,其一大优势就在于弱化内容门槛,让生产和消费都变得更加容易。

但如果想要往更高的地方走,就必然会受到体裁的限制。作为一部完整、独立的作品,作者受到创作时间、分发成本和宣传渠道的多重制约,不可能说面面俱到、页数多多。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二创作品都会显得「不够看」,因为它们的内容实际上是为了模式服务的 —— 或者说,哪怕模式尽善尽美,也无法呈现足够的内容。

但确有必要如此去做,因为山就在那里。一部「既要」已经完成了极致的内容呈现,虽然牺牲了一些节奏与节制,却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其真意;一部「又要」打通了模式的瓶颈,恰到好处地提供了应有的氛围和情绪,为美好的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那么你现在需要的恰恰就是,「既要又要」。虽然没有人这样做过,也没有人能够做到 —— 但在前人的肩膀上,你还是可以勇攀高峰。

世界染上单色

通常所谓的「黑白」,实际上是灰度图像。毕竟 1bit 的黑白世界实在是太过枯燥,8bit 的灰阶则在黑白之间增加了 254 种可能性。(当然,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由于人眼对亮度的感知并非线性,因此无论灰度还是 RGB 都需要进行 gamma 校正。)

而给黑色增加一种颜色 —— 就会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这种颜色通常是洋红色、青色或黄色,其原因也是显然的:这种「双色图像」最早出现在印刷中,它的成本要低于 CMYK 四色印刷。有趣的是,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双色印刷」这个概念;拿一本青色+黑色的练习册给他们,他们会认为这是一本「单色」的书。黑色难道不是颜色吗?

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印刷工艺,而是人类的认知。

每一位作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用线条、色彩和构图来描述。

  • 线条
    • 笔触:最直观的「风格」、精细程度
    • 形状:框架和结构
  • 色彩
    • 明度:氛围、情绪
    • 对比度:强调、分层
  • 构图
    • 突出重点、引导视线
    •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在全彩绘画中,色彩的作用是最为显著的。甚至可以说,由于鲜艳色彩对人眼的刺激,构图的问题都容易被轻易忽略,而线条则是不放大就看不清的细节。而当色彩被限制到两种时,构图成了最主要的构造元素。线条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是唯一的分界线;而明与暗、彩色与黑色的对比仍然承载着重要的信息。进一步地,当色彩只剩下灰度,色彩只剩下明与暗的对比。此外,很多时候也会用线条不同形式的组合或堆砌来表现这种对比,与其将画布填满,不如留下一些空白。

我们通常所说,黑白和彩色漫画的思路完全不同,就是这个道理。将彩色的画面转换为灰度,信息量会下降,读者要从五彩斑斓的灰中寻找线索,未免有些困难。而另一方面,将灰度的画面转换为彩色,信息量会增加,增加到了冗余的程度,让读者受到颜色的干扰而无法专注于线条和构图。尽管背后的技巧和思路是相通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进一步地,将灰白漫画改编为动画,就要考虑整体的视听效果,而不仅仅是画面的表现 —— 原封不动地复刻漫画分镜,通常会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因为其他感官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当然,实际上还有很多考量,诸如镜头运动、SFX、BGM 等等。)

典型的例子是 Splash of Color,将灰度画面中的某一物体染上颜色,以突出其重要性。《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衣小女孩就是将这一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奏詞そして发布了许多双色漫画和插画,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学マス 乃至 IMAS 家族中,偶像的主题色本来就是很重要的元素。不过,实际上又与 Splash of Color 有非常明显的区别:除了用主题色突出角色,还对其他角色和背景做了一定的上色。虽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种处理单纯是为了增加双色的层次感与对比度;但实际上,对其他角色上色则体现了一种世界观级别的「滤镜」,即情绪被实体化为色彩,而非仅仅作为信息和线索的传递。

在此基础之上,尽管颜色变得鲜明、世界变得多样,有一件事却没有变:作为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的「艺术风格」,也就是色彩风格,以及细看绝对不会遗漏的线条笔触。此外我可以认为,其人在黑白和双色漫画中确实沿用了不同的思路,而不仅仅是「使用第二种灰度上色」。至于多种单色在同一画面中的拼贴,它和全彩还是存在显然的区别 —— 饱和度和对比度很明显要低,色彩更加简单且互不干扰。也因此,这仍然可以认为是一种「双色」。

最终,尽管作者通过这一单色滤片「看世界」的方式看似固定,但实际上比较前后的作品,还是能察觉其风格的变化。简而言之,线条更加细腻、色彩搭配更加柔和,而色彩对比更加强烈、多格构图更有层次感,这些都是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但又不仅于此,从中我们得以窥伺作者心境的变迁,于此时钟爱何物,又于彼刻忧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