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更新于 

2023 年 11 月下:新章

上一篇文章谈论了关于轻小说和 galgame 市场及文学评价的问题,但还有不少细节值得大书特书,已经多到值得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补充了。

当然我得承认,由于自己的阅历不足,这两篇文章都会有很多的 hot take,但写就写了,反正也没人看。

想法和实现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论:「作者有点想法」,言下之意是由于实现的问题,这部作品并没有达到作者的预期。但首先要搞清楚这两个词的含义。

要想理解,可以把创作的过程抽象为一个函数,输入是作者的想法,输出是作品。

  • 想法:作品核心的设计,最基本的框架,想要传达的情感与主题。
  • 实现:作品的具体内容。

两者联系紧密,但还是能够完全分开的。譬如说,对于人物,人物的设计(特征、性格、经历)是想法,对人物的描述(行为)是实现。对于一个喜剧性的片断,笑点的设计是想法,如何呈现喜剧效果、和前后情节的衔接是实现。

那么话说回来,在轻小说和 galgame 中,大部分作品想法和实现都是不匹配的。作者的创造力和功力都不出彩的,也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作品的技术素养都不高。但好在这种作品很少能离谱到暴惊天大雷惹毛读者,一般也就是不过不失的水平,连评价都收不到几个。

实现的重要性是远高于想法的。更确切的讲,「实现的稳健性」比「想法的创造性」更重要。

原因在于,商业作品必须要被人消费才有意义,而消费者的需求是稳定的,不会因为作者的想法而改变。这并不是说创新不好,而是作品必须要稳健才能保证读者基本的视听享受;而读者在感官上满意了,才会有机会去理解作者的想法。

因此,可以认为,「作者有点想法」,一是作者确实想要创新,二是作者水平不够,导致在作品的层次上这部作品已经失格了。实现不够好,不是指「高潮要是插入主题曲就好了」这种程度的问题,而是「这个高潮根本就不是高潮」,作者基本功的亏欠对读者的体验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而在另一方面,被贴上「流水线」标签的作品,也有必要仔细分辨,因为在不同语境中这个词可能指代不同的意思。

「流水线」的本意就是稳健但缺乏创新的作品,这可以说是个相当正面的评价:面对巨大的市场,能够稳定产出同一类型本身已经证明了需求的合理性;而这种作品本身的技术性就是对读者的尊重,不会因为「作者是谁」而改变,哪怕作品上限不高(无法称为经典),但下限很高。

与之相对的,在某些语境下,「流水线」更经常指代的是「低质量」,既不创新也不稳健,其唯一作用是证明作者是单纯的没水平。这种作品的存在,主要是填充增量市场,迎合一些特定的需求,但当市场步入饱和期时,这种作品就会被淘汰 —— 取而代之,会有更多类似的作品出现,但再次被淘汰。

本来想说「稳健」的作品能保证「作者的想法」不会极大幅度地影响作品的质量……我不想指名道姓,但这个结论已经不成立了。

说人话:

  • 作品 = 想法 + 实现
  • 想法 = 风格 + 主题 + 情绪 + 创意,创造性的
  • 实现 = 技术性的
  • 实现的稳健性 > 想法的创造性

作者是谁

对一般作品而言,「作者是谁」很重要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考虑,倘有人被尊为大师,对他的读者来说,「作者是谁」很重要吗?确实。「作者」这个名字承载着作者的风格和读者的期待,读者会因为这个名字而去阅读作品,而不是因为作品本身 —— 尽管作品本身才是吸引更多读者的关键。

那么对一般作品与一般读者而言,「作者」这个名字有着相同的效力,「作者是谁」还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人都会优先选择自己熟悉的作者的作品,而不是去尝试新的作者。将阅读视为一种消费行为,作者的名字保障了读者的消费体验,个中逻辑也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假设 A 作者的 C 作品与 B 作者的 D 作品在「服务性」上相同,那么假如有一群对两个作者都熟悉、但更偏好其一的读者,然后将这两部作品的署名互换,再让这群读者阅读,那么他们会对这两部作品的评价会和之前相同吗?

答案还是肯定的。尽管「作者」对读者的评价起到了锚定作用,但不同作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哪怕 A 作者和 B 作者的风格相当接近,体现在 C 作品和 D 作品中的个人特色还是会有所不同,足以被读者察觉。

这说明的是,作者的 name value 对作品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作者的个人特色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让 GPT-4 举一点关于 ACGN 的例子,结果它一上来就是 EVA,那就顺着这个例子说吧。

譬如,EVA 的导演是庵野秀明,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 这是公认的事实。那么,我们可以说 EVA 等一系列作品是很「庵野」的;也可以说其他人的作品 A 是很「庵野」的,或者很「EVA」的。

定义 s = series,a = author,g = genre。这些前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类标签。以上陈述相当于:

  • s:EVA 带有 a:庵野g:机战 g:科幻 g:心理 g:哲学 等标签。
  • 作品 A 带有什么标签呢?我们还真找不到什么具体的描述,但可以估计,有 g:心理 g:哲学 等标签。

能给作品 A 贴上 a:庵野 或者 s:EVA 吗?这是违背事实的。那要如何陈述「作品 A 与 EVA 异曲同工」呢?没法用这样的标签体系说明。如果你想引入 g:庵野 或者 g:EVA 这样的标签,那么任何专有名词都能转化为标签,这样的标签体系就从抽象、简洁变成了混乱、冗余的,失去了意义。

考虑一个简化的模型:所有作者都有始终不变的个人风格,而所有读者都有始终不变的偏好。

那么,对作者 A 来说,其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建模为一个多维向量,每个维度代表一个标签,标签的值为该作品在该标签上的得分;作者 A 的个人风格就是所有作品向量的平均值(集中趋势)。对读者来说类似。

我们先不论每一个维度代表什么,而是可以确定,有些常用的标签实际上完全可以表示为其他标签的线性组合,因此它们是冗余的。而计算作者 A 与类似作者的风格向量的平均值,可以得到「通过多个风格组合而成的风格」,这才是常说的 genre。

而每个作者的风格向量都略微偏离整体风格向量,这就是作者的个人特色。即:作者风格 = 整体 genre + 个人特色。对「流水线」作品来说,在同一市场竞争的作品中,其 genre 相似甚至相同,但个人特色不同。

对读者来说也是类似的;因此,尽管多个作者的风格类似,但对每个读者来说,总是存在一个最接近自己偏好的作者,这就是作者的 name value。

说人话:即使是「流水线」作品,每个读者也会有自己偏好的作者,而该作者的作品对该读者而言是同类竞品中最好的。

假设我们进一步细化标签体系,细化到我们可以用标签来描述(而非分类)每部作品的每个细节,那么每部作品都会有成百上千个独特点 —— 但是加起来又不太独特。以描述代替分类的想法虽然很好 —— 它直接消除了「流水线」作品的概念,因为每部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 但这样的标签体系太过冗余,而且以现在的社会技术水平,也无法实现。

进一步地,因为作者的个人特色往往是以细节呈现 —— 考虑到情景喜剧的四个要素,「细节」是非常需要技术的 —— 个人特色就是作者个人趣味的体现。而这种趣味,往往是无法被标签体系所描述的 —— 现有的标签系统只讲作品宏观层面上的技术和内容特征,而不涉及微观细节 —— 因此,作者的个人特色是无法被标签体系所描述的。

这意味着永远没法拿作者标签当 genre 来用:a:庵野 不是 g:机战 g:科幻 g:心理 g:哲学 的子集,也不是超集,它只是一个独立的标签,其具体承载的意义是无法被标签体系所描述的,只有作品本身才能说明。而如果引入 g:庵野 这样的标签,则是将一个界定性的「metadata」转化为了描述性的「content」,肯定是不合理的。

说人话:

所有读者和作者的偏好和风格都可以用一个特征向量来描述,这个特征向量是由整体 genre 和个人特色组成的。

假如你很喜欢作者 A 的作品,并且其风格相当稳定:

  • 你找到了与自身偏好最接近的特征向量
  • 可以去尝试阅读类似作者的类似作品,但不应用类似「很有 A 的风格」的标签来描述这些作品
  • 整体而言,类似作者的类似作品给你带来的体验优于作者 A 的不同风格作品
  • 但是,作者 A 的个人特色是很难被其他作者模仿的,因此你还是会优先选择作者 A 的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作者和读者都可以有多个特征向量,互不联系。对于作者而言,作者可以以多种名义出版作品,以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对于读者而言,读者也可以有多种偏好,一是读者本身的喜好多元,二是能够有效对抗刺激的边际收益递减,促进多通道的感官体验。

而不同特征向量的主要区别在于整体 genre 的不同;个人特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更常见的是有部分分量相同,剩下的部分是根据 genre 而自发产生的。

风水轮流转

上文的简化模型基于一个假设:作者的个人风格是始终不变的。但实际上,作者和读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引入新的变量之后,体系就变得复杂了。

首先是「个人特色」的微调。这很常见;一是作者和读者在生活和创作/阅读中的经历都会逐渐影响个人偏好,二是作为作者/读者的技术水平也会在这一历程中提高,三是对于有限空间中的多样性的追求,也会促使作者/读者去尝试新的东西。这并没有太多可展开的,并且,哪怕是同一个作者,两部作品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是「整体 genre」的变化。以上三个原因仍然适用,但作为一部作品,必须要考虑到市场需求。这就必然会牵扯到两种情况:

  • 其一是被动的,因市场需求而改变。譬如,因为某个题材的作品大卖,而其他作者也会跟风,这就是「流水线」作品的由来。
  • 其二是主动的,作者本身寻求改变。但是这一改变仍然涉及市场因素:同样是喜欢作者 A 的读者,尽管其喜好都是由 A 的「genre + 个人特色」所描述的,但有些人就是更看重 genre,有些人则更喜欢 name value 隐含的个人特色。因此,如果 A 开辟新的市场,新的读者群体就会出现,而这些读者的偏好就会与之前的读者有所不同。

被动的转变同样没有太多好说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携带着作者的主观意愿,但是主动的转变就很有意思了。

当 A 的风格由「genre + 个人特色」变为「genre’ + 个人特色’」时,更迎合新风格的读者就会出现,而部分老读者仍然因为个人特色而选择 A 的作品。

这也就意味着,新老两类读者偏好的个人特色实际是不同的:前者是「个人特色’」,后者是「个人特色」。尽管两种风格的 genre 也不同,但由于这些老读者的偏好主要在于「个人特色」,genre 的转变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 name value 承载着两种不同的个人特色,虽说未必是截然不同,但基本可以断言,有部分特色为 genre 服务而作出了改变。

因此,如果读者群体之间出现争论,争论的焦点就会是「个人特色」的分歧。两方都坚持自己的偏好,而不太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这导致亚文化的各自分支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难以沟通。

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加极端的争论。读者 B 说「我很讨厌作者 A 的作品」。这到底指什么?如果请他出来讲理,他会说「我不喜欢 A 的 genre」,还是「我不喜欢 A 的个人特色」?

嗯,一般而言是……两者不可分割地憎恶。具体来说,要看他平时都看些什么作者。

但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问题值得争论,是因为 A 算是名人(倒不论算不算大师),他的作品名气很大,粉丝很多,也因此招来不少黑粉。这些人情世故的道理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我们只考虑关于作品本身的批评。

A 名气很大,往往是因为 A 有相当鲜明的个人特色;但是这还没完,正如 a:庵野g:机战 g:科幻 g:心理 g:哲学 的关系,A 的 genre 不仅非常多维,而且还有非常多详细的 subgenre —— 这些 subgenre 导致 A 的书宏观地看起来就和别人的不一样,就好像日本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差异;但与此同时,这些 subgenre 也是宏观的想法和实现,而非微观细节。那么,这些部分到底算是 genre 还是个人特色呢?

说是 genre,是因为这些 subgenre 相较于原 genre,个人特色的特征向量非常突出,使作品整体异于同 genre 的其他作品,喜欢 A 的读者可能对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也不感冒;说是个人特色,是因为这些 subgenre 是高度可塑的,与 A 类似的作者 B,拥有相同的 subgenre 共性(如,宏大的世界观、电影镜头式的描写、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但具体实现的方式完全不同,这就是个人特色。

我很难对此问题作出有意义的结论。如果回归到「想法」和「实现」的关系,这些 subgenre 是横跨想法和实现的。可以在宏观上被模仿 —— 这是想法的相似性,而在微观上完全不同 —— 这是实现的差异性。

这就和上面提到的「流水线」作品反其道而行之了。

文学批评?

即,不追求实现的稳健性 —— 因为作者已经是大人物了,做成啥样都不缺读者 —— 而是追求想法的……创新性?

真的是创新性吗?

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成名之路。为了更简单地说明又不举具体例子,我们把说明对象换成 J-POP。

有这样一位作曲家兼歌手,他的作品风格……不知道怎么描述,总之听者认为非常独特。特征包括:前奏先唱四小节再开始伴奏、高速钢琴、特征性的高音和和声、通用的副歌旋律、极富视觉冲击力的 MV……这些虽然都说是很常见的要素,但还有很多我不太会形容的特征,总之各种个人风格相加,得到的是「极具个人特色的」J-POP。

在这一点上,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很相似的。不过总有那么几首,编曲特别抓耳,就成为了名曲。

那么请问,这些作品在想法和实现上的关系是怎样的?他最近的作品因为「不够好听」而被批评,这是因为想法不够好,还是实现不够好?

对于音乐来说(单纯讨论音乐本身,而非音乐背后的故事),可以如下定义:

  • 想法:风格(genre,此处就是 J-POP)、主题(想要传递的情感和信息)、情绪和创意
  • 实现:作曲(旋律)、编曲(和声、伴奏)、演唱(歌词、歌声)、混音(音效)

可以看到,想法更多是创造性的,而实现更多是技术性的。至于「副歌第三句结尾转调」这样的细节,既需要创意性 —— 依靠音乐直觉寻找一个合理的艺术破格点 —— 也需要合理性 —— 需要编出来唱出来混出来好听才有意义。

好的作品想法和实现都好,融入了强烈的情绪和丰富的创意,又能够稳健地实现;而不够好的作品,主题乏味、情绪平淡、创意不足、实现一般,处处都是问题。不过,这也只是相对其个人能力而言,对于市场来说,这样的作品已经足够好了,至少称不上烂,但可以被认为是「流水线」作品。

对 J-POP 来说,爆点是非常重要的,情绪爆发的副歌必然成为人们主要传唱的段落,而爆点的想法和设计虽然都很重要,但与轻小说类似,实现的稳健性比想法的创造性更重要,甚至更甚。一首有爆点但歌词空洞的歌,比一首缺乏爆点但主题深刻的歌更容易被人们传唱。这是理固宜然的;遇上小说,耐心的读者还能给你慢慢阐述主题的机会,但对流行音乐来说,不好听就是不好听,没人会去听你的解释。

那么回到开头,我们称这位艺术家有创新性,其实纵观其作品,不同作品之间是完全缺乏差异性的,这个创新性只能指其个人风格与 J-POP 的整体风格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确实是能够被模仿的;或者其他的艺术家也可以以相似的创作思路实现完全不同的听觉效果。可以说,这仍然属于实现的范畴;不是想法创新,而是实现创新,并且在创新之后,(1) 创造出了稳健的实现,(2) 影响现存的市场标准,逐渐改变了整个市场的风格,(3) 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当然,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作者必须名字响当当。

这种所谓的创新性,其实就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性」,为作者提供了实现上的「独一性」,而非想法上的。放在 genre 和个人特色的模型中,这种创新性相当于庵野首创的一个特征向量,他人完全可以模仿,但由夹带了一点个人特色,创造出了几首名曲 —— 正是这些名曲,才给了作者「把个人的特征向量转化为市场需求」的机会。

说人话:

如果作者 A 的作品都非常相似,但与同类型作者相去甚远,这证明:

  • 该特色并不是 A 的想法,而是实现
  • 该特色体现的不是 A 的个人风格,而是 A 的技术水平
  • 该特色可以被模仿,但模仿者很难做到完全一样,因此 A 的作品在市场上始终有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