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更新于 

2023 年 6 月上:涂白

白塗り(Shiro-nuri)是指在日本戰後,為了避免戰爭責任,對於戰爭相關的書籍、電影、漫畫、電視節目等進行的審查、刪改、禁止發行的行為。這種行為在日本戰後的 10 年間十分盛行,對於日本的文化產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 1952 年,美國佔領軍對於日本的審查權力被廢除,白塗り也隨之結束。
白塗り得名于日本傳統的白粉妝容,因為白粉妝容可以隱藏面部的瑕疵,因此白塗り也可以隱藏日本戰爭的瑕疵。另一方面,美國佔領軍在日本戰後的審查制度被稱為「黒塗り」(Kuro-nuri),因此白塗り也可以被視為是對「黒塗り」的回應。
但是,由於日本戰後的審查制度並未完全廢除,因此在日本的文化產業中,仍然存在著審查的現象。在日本,這種現象被稱為「グレー」(Gray)。 —— 涂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赛博垃圾桶

在垃圾桶里找到一张涂白的画纸

新近看的一些比较喜欢的漫画。

  • [Jorori] Koiseyo Otome(恋せよ乙女):不知道上哪儿的链接随便选的一本,我一开始都没认出来是 Jorori 的作品,但是光线追踪这玩意上手之后才知道是真当震撼。——为什么我说没认出来呢?我两年前还不懂事的时候第一次看单行本就被开头劝退了(笑)
  • [Jorori] Natsu to Jun(夏と純):也是随便选的一本,知名度要更高一点。要不是看了罗马音标题我可能都忘了「純愛」怎么读了,真的
  • [Gosaiji] Sotsugyou Reward + Sotsugyou Reward ~fin~(卒業reward):警惕分割放送
  • [Super Zombie] Sukumizu de Ikou!!(スク水で行こう):天才(注意彩封与彩封的草稿的区别)
  • [Doji Ro] Incha Doushi no Sex ga Ichiban Eroiyo ne(陰キャ同士のセックスが一番エロいよね):天才中的天才。顺便一提,作者玩〇〇〇〇这个桥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以看看去年的
  • [Kise Itsuki] Erythron no Hitomi(エリュトロンの瞳):「阅副标题无数」节目潜在优质客户;这个列表里最喜欢的一集,没有之一

另外还有一些算是印象很深刻的。

  • [Gosaiji] Tokumei no Futari(匿名のふたり):你群离岛
  • [Iwami Yasoya] Ero Manga sugiru Osananajimi(エロ漫画すぎる幼馴染):不要笑挑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输入法打「おさななじみ」第一个结果是「幼馴染み」,这对我的搜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坏影响
  • [Gosaiji] Sukusuku Seichou Nikki(すくすく成長日記):日志最多上传 9 张图片

06-01 (Thu)

熊猫速度

今天最大的成果是把之前在 Bangumi-Anime-Ranking 挖的坑给填完了:基于偏序网络的简化排名算法(Simplified Ranking System Based on Partial Order Network, PONet)。

这个标题指的是,熊猫 pandas 的速度实在是慢的令人发指。有多慢呢?我们直接放数据说话:

步骤 偏序生成 偏序合并全序
时间复杂度 O(M) O(N^2)
数据量 M=7.7e6 N=8.5e3
DataFrame 耗时 16 hrs 10 hrs
ndarray 耗时 25 mins 2 mins

对,您猜怎么着?仅仅是把 pandas.DataFrame 转成 numpy.ndarray,运算速度提升了 25~300 倍,让这个本来不可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运行的算法得以实现。

顺便一提,这个算法的提出者用 SQL 合并,同样是 O(N^2) 的时间复杂度,他用了 4 个小时。虽然说电脑与电脑的性能完全不可一概而论,但是我这 i5-12500H + 16GB RAM 的笔记本,瓶颈反而出在内存上,而不是 CPU 上,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比如说 numbamultiprocessing,但是我并不像写,因为这个速度对我来说已经很快了)。


入门经典

接下来转进算法。

首先是我自己在上面的发布帖里写的总结:

原则:作品 i 优于作品 j ⇔ 同时对 i 和 j 进行评分的用户中,认为 i 更优的用户多于 j
算法

  1. 考虑作品 i 和作品 j。假设有 n 名用户同时对 i 和 j 进行了评分,其中 x 人对 i 的评分高于 j,y 人对 i 的评分低于 j,则:
  2. 如果 n≥10,则
    • 定义 i 对 j 的“合计积分(Total Score)”为 (x-y) 分;
    • 定义 i 对 j 的“比例积分(Percentage Score)”为 (x-y)/n 分,接近于科学排名中的“倾向性概率”;
    • 定义 i 对 j 的“简易积分(Simple Score)”为 sgn(x-y) 分,其中 sgn 表示符号函数(即正数取值为 1,负数取值为 -1,0 取值为 0);
    • 定义 i 对 j 的“折衷积分(Compromised Score)”为 (x-y)/sqrt(n) 分。
  3. 如果 n<10,则四种积分一律记为 0 分。
  4. 针对每一个作品 i,分别计算 i 相对于考虑范围内的所有其他作品 j (j≠i) 的积分,然后取对其他所有作品的平均分作为 i 的最终得分。

然后是我个人关于算法更加详细的解读:

首先,这个算法的核心原则摆在这里,意味着它是 user-based;与一般的基于某条目评分做文章的 entry-based 系统完全不同,关键不是所有条目的评分分布,而是所有的评分记录,因此,无论爬取还是处理,都是快不起来的。

其次,我对不同种积分的进一步看法:

假设我们有作品 A 和 B (x=90, y=10, n=100),以及作品 C 和 D (x=9, y=1, n=10)。

只考虑这两对关系中,四部作品获得的积分:

  • 合计积分:A+80, B-80, C+8, D-8。合计积分更利好高人气的作品 (A>C),高人气一般意味着和其他作品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x 更高),尽管 y 也会更高,但是 x 的影响更大。
  • 比例积分:A+0.8, B-0.8, C+0.8, D-0.8。比例积分更利好低争议度的作品。尽管在这个例子里,A 和 C 获得的比例积分相同,但是假定有一个用户,他对 B 的评价高于 A,对 D 的评价高于 C,那么更新后的积分变化为:A+0.88, B-0.88, C+0.63, D-0.63。这个用户的评价对 C 和 D 的影响更大,因为其基数小,一个反向评价就能显著地提高争议度。在实际数据中,「对 B 的评价高于 A」的这种用户往往是大量出现的,其特征是,有一个较短的典型差评列表 A_1, A_2, …, A_n,和一个较长的典型好评列表 B_1, B_2, …, B_m,并且 A_i 的整体评价要高于 B_j 的整体评价。这种用户的存在,使得争议度非常显著地提高,进而使得比例积分成为与其他积分差距最显著的一种。上文规定 n>=10 对于比例积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两部作品形成的偏序关系,其价值都是统一的(都是1倍权重,而与具体的人数无关),因此,如果 n 很小,就会出现大量「一锤定音」的情况,只要有一个用户认为 B_1, B_2, …, B_m 比 A_1 好,那么 A_1 的争议度就会显著提高而评分下降,这是不合理的。与此同时,如果 n 很大,会导致大量的偏序关系被忽略,这也是不合理的。原算法就使用了 n=10,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取值。在适用于其他分区(比如说游戏区)的算法中,由于整体评分人数的不足,n 应当相应地调低。
  • 简易积分:A+1, B-1, C+1, D-1。简易积分对人气 (n) 和争议度都不怎么敏感。现在新来了一个用户,无论怎么投票都不会改变 A, B, C, D 获得的分数。但是与此同时,相对票数从+1票变到0票再到-1票对简易积分的影响很大(值直接变化 1。合计积分如此操作,值也会变化 1,但是合计积分的绝对值是很大的,可达七位数;比例积分的值变化则远小于 1)。因此可以考虑用一个更加缓和的函数替代这个 sgn 函数,比如说 tanhsigmoid
  • 折衷积分:A+8.9, B-8.9, C+2.8, D-2.8。折衷积分是合计积分与比例积分的折衷,对人气和争议度都敏感。在这个例子里,A 和 C 获得的折衷积分相同,但是假定有一个用户,他对 B 的评价高于 A,对 D 的评价高于 C,那么更新后的积分变化为:A+8.85, B-8.85, C+2.11, D-2.11。同样的,这个用户的评价对 C 和 D 的影响更大,因为其基数小,但是比起比例积分,影响的比例显著减小。折衷积分的结果接近于合计积分,但显然也可以通过调参数(分母的 ^0.5)来实现「恰恰好在合计积分和比例积分之间折衷」的效果。(合计积分是唯一一个量纲无意义的积分)

06-02 (Fri)

香草主义者

照例发点有的没的感想,人称“发癫”。发癫这事儿,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因为我确实有比较轻微的心理障害——毫无疑问,不管填自查问卷的时候怎么掩饰,这个问题都存在,与此同时不管怎么夸张,都称不上到了影响生活的程度。因此,我对于我在个人博客这半公开半私密的地方发表一些不太寻常的言论,有着一定的充分性。

直入正题。「情感」是不是「情绪」加「感受」?

我之前在玩はみだし的时候,提到过笑声大得扰民,现在看来,我的身体感受确实受到了异常的放大。而在我自己都感到「感受」过激的同时,「情绪」很容易被掩盖,让人难以察觉。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感受」所左右,而忽略了「情绪」的存在。

是不是因为我丢失了一部分获取「情绪」的能力,转移到了「感受」上?我的「情绪」能力确实比以前更加微弱了。我可以证明,我很容易在生理感受上领会欣愉和痛苦——我对「痛苦」的理解,就直接体现在下意识地拉紧领口、蜷缩到角落这种动作上;而对「欣愉」更加多样化了,包括但不限于走来走去、双手举过头顶。但是,我对「情绪」的理解,却是完全依赖于「感受」的。我对「情绪」的理解,是「感受」的一种延伸,而不是「情绪」本身。我无法明晰感受到,类同于大众的「喜悦」和「悲伤」——应当注意,情绪和感受并非是直接对应的关系,换句话说,尽管我产生的感受,实际上并不是直接通过获取的信息中人物的感受激发的,而是先激发我的情绪,再转化成强烈的感受的,是一种二阶的感受,但是我却无法直接理解情绪,而是要通过反向转化,看看自己如此出格的感受,才能明白自己的情绪。

感情在一定意义上是缺位的。我如果反思自己的生活,还不至于发现什么问题;但是倘若揣度抽象的名词,遗失的概念就开始刺痛我的神经了。一些简单的例子:

(Copilot 不知道发什么癫。我希望不是因为我升级到 Copilot Chat 之后变成 GPT-4 了。下文不再特别标注 Copilot 生成的内容)

纪念日

打开必应搜一下「人为什么要纪念」,结果没几条在讨论「纪念」本身的,全都是「纪念日」。那也行。

我可不准备开「你们人类真是无聊啊」这种玩笑。我当然是个人,我有社会生活,但是我对于纪念的理解已经完全遗失了。

纪念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就算哪怕对纪念的内容和目的了然于心,也实在是被「纪念」这个空壳般的形式给拖累了,一种没有说服力的、不自然的、不真实的、不可信的、不可靠的、不可理解的、不可接近的 —— 不是肯定过去,而是否定现在。

那么我为何能断言,纪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其形式呢?能够服人的说理也需要一种强烈的暗示,而这种暗示,就是「情感」。那就非常不幸,我无法如同大众一般控制自己的笑声和眼泪,我无法正常地感受到喜悦和悲伤——正确的、传统的、正常的、合宜的、自然的、真实的、可信的、可理解的「情感」。我曾经在高中时写作文这么诅咒过自己,却没想到这样幼稚且无力的话语竟然成了现实。

我没法感受……吗?我得问问自己是不是嘴硬羞于承认,比如说靠下面这个例子:

无糖可乐

是时候说的明白一点了。我已经不止一次在博客中表现过自己的性焦虑了。

这个词是哪儿来的呢?性焦虑:二次元文化的末日钟,先不说这文章是不是在贩卖焦虑——那还用说?——写的好不好,这文章的传播已经远超过了作者的本意,成为值得在四年后再拿出来烂炒一番的社会景观一隅了。

问题在于,我对自己的性焦虑,是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启发,而不是自己的思考。

「肯定」包含着不同程度的「认同」,包括但不限于:知行合一、接受、理解、认可、默许、不反对。不反对到底算不算认同还不知,总之至少是维护了说话的权利。

但是容易产生问题的就是高一级的「默许」,默许是一种暗示的认同,约等于别人不管你说啥都回わかるわかる,接受他人的相关言行,但无进一步表态——不反对是有表态的,比如说靠沉默——默许很容易被误解为「理解」,因为你不是都说了わかる了么?但是默许并不是理解,别人默许你,是因为你观点中的情感不够充分,暗示不够强烈,如果暗示够强,那就能激发二阶的情感,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叙述。而这种暗示的失败恰巧导致它落入这么尴尬的一个位置:既不是「理解」,也不是「不理解」,而是「懒得理解,又懒得反对」。

别人说什么你当然不能照单全收——但是许多人和我一样都容易落入这个默许的陷阱,因为这个陷阱的存在,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默许」的意义,而不是直接去思考「理解」的意义。这种情况下,默许就成了一种「不得不」,而不是「自然而然」,反而成了和解路上的障碍。

以本节小标题讲一个隐喻,为什么在食堂里的套餐选「无糖可乐」?我默许了可乐的存在,结果而言我就「不得不」喝可乐。可乐并不是别人赠予我的,是我自己买的,但其实我没有选择,因为可乐名义上是赠品,实际上花的还是我自己的钱。哪怕我拒绝这个赠品,我也不会得到任何实质上的好处,因为我已经花了钱,而且我也不会因为拒绝这个赠品而得到退款。

而无糖可乐就是陷阱的进一步应用。觉得可乐不健康?没事,我们有热汤热茶热奶,加钱吧。——你竟然要对这个赠品加钱,虽然是一块钱看似不多,一块钱按照天累积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然后目的就达到了,无糖可乐、没人要的垃圾就这样成了热销品。

收废品

小时候我就热衷收集废品,并不是垃圾,而是缺乏使用价值的物品或其存在证明(比如说旅游时领的小册子、麦当劳送的餐巾纸)。而时至今日也是一样,除了麦当劳餐巾纸我照样收集但是有用武之地了,其他很多废品都存在于服务器与硬盘中,成为电子垃圾。

否定这些玩意只需要一句话:用不上。肯定之也只需要一句话: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收集到底是个图个啥?肯定并不是物品本身,那就只能是物品承载的记忆,以及更加抽象的,这些记忆引发的感情。问题在于,我收集电子垃圾之后发现,我没法复刻这种感情,看着这张图我也没法具体地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只能是一种抽象的、模糊的、不真实的、不可信的、不可靠的、不可理解的对现实的再次虚构。

拍照或者截屏,绝大多数照片也并不存在保留的意义,它们也算是电子垃圾。它们不占什么空间,这很好,这也是或许我懒得删掉它们的直接原因;但是与此同时,我的肌肉记忆让我天天点开相册,清理回收站,然后看着这些电子垃圾想着什么时候删掉它们。它们占据了我的心智,却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与此同时,删掉它们,又能让我的心里多出些什么有价值的感情来么?感情的无价值即证明记忆的无价值,我一路走一路丢,也丢不掉什么东西。我这个人的价值,已经被外部定义了,丢掉的和没丢掉的内部记忆全都是无价值的,我只能在外部的价值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其实并不是,有外部力量给了我价值。但是这还不够。我不满于「接受」的价值,我想要另外「追求」价值,但实际上我自己能追求道德价值甚至比不上被动接受的那一份;我想望得更高更远,却发现我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达到那个高度;我只能在地上走,我的道路越来越高,但是仍然在地上,与此同时,我既不满足与地上为伙,又羡慕着、渴求着、抱怨着飞上天的鸟儿。

那么,聪明的,你告诉我,这些废品真的构成问题吗?究竟是它们把我束缚在地上,还是我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飞上天?我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飞上天,那么我为什么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倘若删除它们,脑海中这些记忆就会逐渐褪色成「这些记忆存在过的记忆」,成为不可回收垃圾,那到时候就只能继续怨天由人地说,是它长脑子导致这样的,人类天生的劣根性,让他能够将此作为辩护的借口,却殊不知,就算是他这个本体的、无关环境的、无关目的的、无关方法的原生问题,那也是他被定义而成就的,他的价值、能力、思维、情感、记忆、行为都是这样的,原罪的、不可改变的、不可逃避的、不可否认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那确乎是完美的、持续的、始终的、永恒的、无法否定的否定。

符号容器

容器,我们早在永恒的终结前夜就简单谈过。

门不是一个容器——真正装东西的房间才是,门是容器口,但是承认这种事实并不会妨碍对门的浪漫化。

而显然前面的逻辑并没有后面的转折重要。

对于容器来说也是一样的。容器从物质层面来说有三个关键要素:容器本身、容器口或者容器与外界的交换、内容物。而映射到符号层面,容器本身就是符号(本体),容器口就是符号的使用方式(方法),内容物就是符号的意义(目的)。

容器口是具有吸引力的,因为它承载了这么一个事实:它里面有内容物。可以通过容器口打开,打开就能接触到内容物!什么,这还不够吸睛?容器承载着内容物,意味着内容物既可以被包裹,也可以被取出——一般意义上,既然收到一个容器,发件人的意图便是要收件人打开之,取出内容物。容器本身可以有附加意义也可以没有,但是如果我断言,哪怕容器和内容物都没有附加意义,容器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打开容器」这个过程或者「容器口」这个符号,打开之后内容物也可以一起扔了,那也是能够解释的——有的人就是要的这个方法/过程,而不是符号从哪里来或者到哪里去。

有一些种特殊的容器,容器本身不是完整的包裹者,内容物也不是完整独立的实体。因此,容器的意义从包裹物体变成了「形成一个包裹物体的符号」,就是让你知道这物体包起来了,但是并没有事实意义上地成立。容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对于不独立的存在有着附加的意义,但是受制于容器本身是半开的,意义总是很容易地被破坏。容器口——已经没有独立讨论的意义,在此其价值被「容器潜藏着内容物」这一亦真亦假的事实所取代。——而这一点即使在两侧实体都被高度抽象的情况下仍然成立且效力非常强大,为人为破坏容器——实际上只是破坏了潜藏的假象,和容器的意义也无关了——这个行为提供了合理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即使价值完全在内容物上,也要把容器口的价值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容器口几乎是容器本身的全部意义,而有了容器才存在容器口,哪怕是第二类容器,容器的价值仍然要通过这一符号来维系。

柠檬醋可乐

当你接触社会现实的时候,反而会因为知行不一陷入更大的痛苦,所以你要说不支持,可能不会有什么用,只有行动和实践去改变这种无意识的认同,……,会好受一点。

醋是酸的没错,当然也是甜的。酸甜这两个字应该是绑定的,尽管它们并不是靠同一种路径刺激神经,但是它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并不互斥,也不互补,在很多意义上统一而不同一,毕竟说到底了,操纵有机酸和糖的比例就能够调整酸甜的程度,但是酸甜还是那个酸甜,不会变成苦辣。

除了醋,还有很多东西,被习惯性地打上酸的标签,比如说柠檬、酸奶、酸菜、酸黄瓜、酸辣土豆丝。(辣味是什么暂且不提,酸奶要是酸的离谱那就是坏了,哪里轮得到甜啊。)当然,这些东西毫无疑问同时也是甜的;柠檬作为酸甜的典型之一,往往只作为酸的意象呈现,大家好像都忘了柠檬真的是甜的(虽然比起甜的水果不够甜,但是碳水化合物总归不是盖的),就没人尝试过把柠檬的酸甜双相融入到同一个比喻中去。

那么这节标题为什么不是柠檬味可乐呢?当然是为了这点醋包的饺子啊。

永恒的终结后日谈我们也讨论过创作者携带意图,与读者感受到的创作意图的区别。

创作者的意图体现在创作的方法上,而读者从创作结果感受意图;如果读者遇到了好的作品,就会期待更好的作品;但是如果创作的结果超过创作者个人能力,反而会引发恶性循环。

不管创作者的意图为何,他如此创作,他(或名字背后的集体)想着「要如此创作」那一定是既定事实。如此创作了,一定是因为呈现于过去的思维中了。创作者可以创作自己不喜欢的作品、可以创作不喜欢自己的作品,但是唯独不能创作自己不知道的作品。

创作带有定势。无定势的创作,一定是麻木的、潦草的、破败的、无目的的、不予公开的、先道崩殂的、心存幻想的失败。定势带来的是「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对戏里戏外都是一致的,对创作者和读者都是一致的,对创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也是一致的,一致地带有实用主义色彩,一致地可以被解构为「方法」、「目的」、「结果」。

在这一语境下,创作者必须且必然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如果恶心到读者,那就是因为先能成功地恶心到自己。不过,读者并不是一个一致的群体,所以尚且还存在这种不一致性:

原教旨之死

读者因为想要满足某种需求来找寻作品,无论是「享受生活」「接受教育」还是「被恶心」,都是一种需求,通过创作者的描绘,先是映射成情感,再衍生出二阶的快感——无论何者,都是统一的快感与满足感,而一阶的情感本身就被标签化地丢进垃圾桶,与他者存在的相似性就此被掩盖,只剩下了自己的快感与满足感。这种情况下,读者的需求是读者自行选择、自行实现的,确实存在与创作者的意图不一致的可能性,尽管在市场划分正常的领域不会出现此等异端,但是边缘世界里确实有——至少没做过调查不能说没有——读者选择「替代」而不是「补充」,这种情况下,创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感受就会出现不一致。

在正常的市场中,只要创作者明确自己的读者群体,读者也明确自己的意图,那就不可能出现异教徒。作者自然非常清楚实用主义,为了实用主义而全方位努力,而读者也承认这种实用主义能够有效地促发二级快感,并且能接受这种模式下的反复刺激(由于一致性,作者本人也能接受之),作者能力不足,刺激就不足,但是如果类似于异端的读者,也存在异端的作者,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常说「风格」是作者自行决定的,是作者自己的作品体现的,但是实际上应该被称为「类型」,而真正的风格是无法用一小串简短且独立的词汇来界定的,只能用限制性的长句来概括。作者跳出舒适圈来创作别的作品,有两种可能;一是跳出类型,那就完全是开辟不同的市场了;二是跳出风格,那应该是作者生涯发展中非常正常的演化,作者的风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读者需求的风格却不会变化。

读者嗜好的是风格没错——也正因此才会出现喜欢的作者这个概念,但与此同时也把自己界定在了类型之内——这种风格只在这个类型中存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如果作者跳出类型,那么读者就会感到不适,因为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作者也会感到不适,因为他们的风格没有得到满足这种情况下,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会出现不一致。最终演化的结果是,作者事实性地获得了一批全新的受众,原先的只有一小撮杂食主义者留了下来,而原先的读者群体也会因为作者的演化而分化,一部分人会跟着作者一起演化,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一部分人会选择留下来,但是不会再有人选择跟着作者的旧作品走下去。

这种情况下,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感受就会出现不一致。但是创作方法实际上是保持一致的,只不过是因为类型完全变了,风格不得不跟着变,实际上用的是同一个「采样方法」,对作者来说意图的体现并不会变;读者感受到的创作结果却和之前是云泥之别,就会错误地总结,作者的意图发生了变化。

06-03 (Sat)

合礼窥伺

窥伺他人生活确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是说想要侵犯他人隐私,而是指欣赏他人在网络上公开了有一段时间的生活。这个限制条件,不只是时间上的久远,还是时间跨度上的。

比如说,之前在看《纸魔》译者内部交流用的邮件时,就深感趣味,因为发信者在写邮件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邮件会被公开这一打算——以致后来编者整理这写邮件时,提到很多邮件发送时间点对应的工作进度和邮件中情绪对应的生活事件,都已经无法追溯了。

不过读者却看到了这些情绪,这些戏剧性的文字——字面意义上的戏剧性,因为只保留了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显得像戏剧一样精彩、高潮迭起,但与此同时又是过分真实、无法虚构的,你才知道你看的是私人邮件。同时感谢这朴素而未加工的文字让我们又看到了一群老猎批。

一人行者

重逢故知,偶遇新知。

今天我翻到了一个作者,在知乎上的名字是「Bokuga」,在其他网站上的曾用名是「几欲夷」。用老一代文青的话来讲,这是个有趣的灵魂。

出于对这个灵魂的兴趣,我简单整理了一下信息:

中V、尤其是 ilem 的老粉丝,逢人便推「泥汤」「我没有歌能给你听」
日语歌中非常喜欢 RADWIMPS「スパークル」、YOASOBI「幽霊東京」;喜欢K歌
真名:尚戈京;生日:2001年1月18日(这两项没有刻意隐藏,但是对中学名字打码了)
2019年6月参加高考(2023年6月本科毕业)、同年10月与女友分手,2021年7月考取驾照
有一女性网友,网名「白」,真名「马欣然」,关系是最最好的朋友,早在2020年5月以前结识

这样一位幽默的天才,寥寥几行字当然是无法总结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的。

十几篇文章看下来,最让我触动的是下面这张照片: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9444583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9444583

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但是热爱生活、热爱记录生活(包括摄影)、热爱分享生活。虽然他说,

不知道你还看不看得到这个视频。

视频里算是讲了一些我心中的想法和感受,跟陌生人聊天好处就是,不用顾忌什么。

我跟你说过,知乎这里,是我自己最后的净土了,我在这上面发的东西,并不想让多少人看到,特别是认识的人

所以请不要再偷窥我了,偷窥并不能拉进距离,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让我难过。

世间并没有那么多美好的结局,ilem和张老师也是一样,他们最终回到了同学朋友的关系,我不知道我们。

我还是一人行者。

但是祝福你,我的朋友。

—— 夜短苦昼烧。

尽管结合这篇关于「梦良衣」的文章来看,他所指的「你」是显然的。

不过姑且是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晚上慰藉了另一个不认识的「一人行者」。

不管你是不是真正和我走在一条漫漫人生路上,

我还是祝福你,你,以及你——我的朋友。

题外话:这可能是我博客里面少有的极端正能量了。

另外,我也想试着多拍点照,分享一下生活:

天空划出伤口

挖掘机将农村的天空划出伤口
挖掘机将农村的天空划出伤口

我不知道为啥前前后后拍了三张挖掘机的照片。总之,我觉得这和即弃的记忆还是有点不同,我并不觉得这景色美丽,也不显得有如怪物般丑恶。就单纯觉得,还是值得记录一下的。

涂白书信开头

这封书信只剩开头被保留了下来,其中收信人的姓名被涂白了。开头是这样的:

近况可好?

我最近找到了工作,内容实在是有些乏味,不过工资还算体面,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今日在西湖边骑车闲逛,在杨公堤上走了龙井支路,因此没有完整绕糊一周。不过即使是骑车绕湖,也离湖很远,恐怕唯有从起伏不定的路与桥上飞驰而下的风才能感受到湖水的气息。

另外,关于「2038年1月19日」那个短篇的想法,我已经想好怎么用叙述性诡计了。

就这样:从2025年1月19日(星期日)开始写。但是章节名字不再保留年份,而是只在某些章节中强调年份。章节名字去掉年份后变成这样:1月19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把不同年份同一个星期的1月19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连在同一章中,来让读者忽略年份,误以为这些事情是接连发生的。

当然,要等到2041年1月19日(星期六),初步的真相才会揭晓。这时候男主的微博名字已经变成了@老婆孩子在天堂(这个笑话我可能在25年前就听过了,实在是有点地狱!)

而哪怕对时间敏感的读者,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尽管对星期重新编排,相邻两年的1月19日,星期可能相差一,也可能相差二;但是实际上,故事中的年份从来都不是相邻的,而是至少间隔一年。所有年份都是奇数年,把世界观拓展到20和22世纪的时候也沿用这个规则。

这些只能等待他们在二周目的时候自行发掘了。

说来也奇怪,你我两个不擅长纪念的人,却非要把所有的故事都放在「一周年」这个节点上。所有重要事件都发生在偶数年,但是那一天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连个「今日无事」都不写(也许是太忙了呢),整整一年之后再在取景框里装裱的半张纸上拼凑断章。这是否也算是一种纪念呢?

……

后面的部分,已经模糊不可辨认了。我也不知道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也不知道收信人是谁,也不知道这封信是不是真的发出去了。但是我知道,这封信的作者,是我。